“电视买大不买小”这一说法,长久以来便在坊间广为流传。当我们置身于电视机的选购情境中时,常常会遭遇诸多似懂非懂的参数,诸如色域值、分辨率、刷新率等。此外,林林总总的品牌以及参差不齐的价位,更是令人目不暇接、眼花缭乱。
此处所倡导的电视机要买“大”,难道仅仅指的是尺寸吗?实则不然,以下几个方面均需加以考量:
1、尺寸
在预算充裕且客厅空间适配的前提下,应尽可能挑选大尺寸的电视机。毕竟,大尺寸电视所营造出的震撼观影体验,极具价值。
大屏幕电视搭配卓越画质,再辅以 360°立体环绕音响,足不出户便能打造出一方私人影院天地。如此,能大幅提升居家生活的幸福感。
然而,并不倡导每个人都盲目追求 100 寸的电视机。毕竟,此类电视不仅价格不菲,搬运亦是一大难题。届时,若因尺寸过大无法进入电梯,还需额外支付费用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吊装。
对于开间约 3.5 米的客厅而言,选择 75 寸至 85 寸的电视机便颇为适宜。
2、色域值
色域,可理解成显示器所能呈现出来的颜色范畴。色域值是我们在选购电视时需着重考量的一个关键因素。通常情况下,色域值越大,意味着显示器可显示的色彩范围越宽泛,相应地,所呈现出的色彩也就越发丰富多样。
通常,当我们置身于电视选购场景中时会发觉,各个品牌所运用的色域单位并非全然一致。其中,NTSC 色域与 DCI - P3 色域这两种较为常见。
在挑选电视时,应尽可能选择 NTSC 色域超过 72%或者 DCI - P3 色域超过 93%的产品。较高的色域值,能让画面中的色彩过渡更为自然流畅,呈现出更多细腻的细节,且所展现的色彩也会更为贴近真实世界。
反之,若色域值低于上述标准,电视的色彩表现便会相形见绌。在观影过程中,观众会明显察觉到色彩存在分层现象,进而影响整体的观影体验。
3、刷新率
刷新率同样是选购电视时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参数。它所表征的是屏幕画面每秒被刷新的频次,通常以“Hz(赫兹)”作为计量单位。
一般而言,刷新率可细分为垂直刷新率与水平刷新率。而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提及的刷新率,实则指的是垂直刷新率。
为何刷新率数值较高的电视更为优质呢?原因在于,刷新率越高,屏幕所呈现的图像便越稳定、越流畅。特别是在观看直播球赛时,高刷新率的电视优势尽显。它不会出现画面拖拽、频闪、抖动或卡顿等状况,整个直播画面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。
当下,常见的家用电视刷新率通常在 60Hz 上下。然而,倘若你热衷于观看体育赛事,或是钟情于玩游戏,那么务必选择刷新率为 120Hz 或 144Hz 的电视。如此一来,不仅能带来更为流畅的视觉体验,还有益于保护眼睛。
4、内存
电视机的内存可分为运行内存与存储内存,这与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和电脑颇为相似。运行内存犹如电视机的“动力引擎”,其大小直接关乎电视机运行的流畅程度。而存储内存则好比电视机的“仓库”,主要决定了电视机能够容纳并安装程序的数量。
如今,电视机的功能日益丰富多样,还具备额外下载多种程序的能力。鉴于此,若经济条件允许,选择内存更大的电视机无疑是明智之选。特别是在观看高清、4K 乃至 8K 视频时,充足的内存是保障画面流畅度的关键要素。
就个人建议而言,普通用户宜选择运行内存 4GB 及以上、存储内存 16GB 及以上的电视机。这样的配置基本能够充分满足日常使用需求。
5、峰值亮度
电视峰值亮度,指的是电视机屏幕所能达到的最高亮度水准,通常以尼特(nits)作为度量单位。毋庸置疑,此数值越大越佳。
当这一数值越大时,意味着电视屏幕能够呈现出更为明亮的图像,并且在暗场景中也能展现出更多的细节。
普通电视的峰值亮度约为 500 尼特,中高端电视的峰值亮度大致在 1000 尼特上下,而高端电视的峰值亮度可达 2000 尼特左右。对于那些追求电视画质的用户而言,务必关注峰值亮度这一参数。
通常情况下,峰值亮度越高,意味着电视的 HDR 效果越卓越。
冠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